正文内容 评论(0)
1月15日,打着中科院计算所出品、完全自主开发旗号的国产编程语言“木兰”引发广泛关注,但很快被发现是基于Python语言套壳、换皮而来的产物。
面对质疑,中科院计算所编译实验室员工、“木兰”语言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雷很快承认夸大其词,在宣传中犯了错误,一是将“木兰”语言的应用范围扩大到智能物联网领域,二是32位单片机上基于Python开源编译器进行二次开发却说成完全自主开发。
不过刘雷强调,“木兰”项目并未使用任何科研经费。
中科院计算所很快做出回应,已对当事人刘雷做出停职检查的决定,就管理责任责令编译实验室负责人作深刻检讨。
现在,中科院计算所又公布了关于“木兰”语言问题的调查与处理意见,认定了事件相关的诸多事实,并对当事人刘雷做出重罚。
中科院计算所认定,刘雷是该所在职员工,工程师岗位,硕士学位,博士研究生学历,宣传中出现“刘雷副研究员”的说法与其岗位不符,同时他还是中科智芯公司的负责人,带领团队开发了面向青少年编程教育的“木兰”语言。
通报还详细解释了“木兰”语言的MiniLua、μ Lang前后两个版本:
MiniLua是在Lua语言上进行了裁剪和扩展的一种编程语言,刘雷团队定义了语言规范,自主开发了编译器、字节码规范和虚拟机,基于开源的B1ockly开发了可视化编程环境,针对中小学青少年编程教育开展了些深入的工作,工作较为系统完整,但向媒体宣称“完全自主设计”有夸大成分。
μLang以Python为基础,在语法上做了一些C++风格的修改。刘雷团队实现了编译器前端,将μLang的LR文法翻译成Python的AST,并在AST上进行了对象命名标准化和lambda表达式扩展,语言后端和运行环境直接使用Python系统,向媒体宣称“木兰”是“完全自主设计、开发和实现的编程语言”属虛假陈述。
MiniLua可支持低成本嵌入式系统,前期主要应用领域为中小学编程教育,具有一定的物联网应用前景,尚未在物联网真实场景中得到应用,向媒体声称““木兰’定位为下一代重要应用物联网应用的开发语言”缺乏应用案例的支撑。
弹性actor执行模型、利用数据稀疏性提升效率这两项技术,是刘雷参与过的工作,但未在“木兰”语言的实现中使用,宣传活动中声称“木兰”语言采用了这两项技术属虛假陈述。
同时,刘雷在道歉信的表述中没有区分MiniLua和μ Lang,易引起误解,表述不严谨;刘雷交给媒体的宣传材料,与提交给计算所所宣传主管的审批材料存在严重的不一致,属欺瞒行为。
计算所还强调,刘雷的“木兰”语言项目未获得过国家科研项目资助。
中科院计算所认定,刘雷在“木兰”语言的宣传活动中存在欺瞒、虚假陈述和夸大宣传的行为,违背了科学共同体公认的道德,也违反了计算所的管理制度,产生了十分巨大的社会负面影响,做出如下处理:
1、取消五年内专业技术岗位晋升的申请资格;
2、取消三年内科研项目的申请资格;
3、全所范围内通报批评;
4、岗位等级从工程师一级降低为助理工程师一级。
PS:当年汉芯造假事件的影响可谓流毒甚远、遗臭万年,以至于现在很多认真做国产芯片的还在被误解,“木兰”又搞这么一出,实在是让人无法评价,对那些认真投入的和研究人员和项目也是极大的不公平。